close

主題:二十一世紀的知識人

 

主講人:高希均

 

地點:政治大學
時間:2005/10/12

 

引言:二十一世紀是新經濟的時代(The age of New Economy),知識報酬率達到15~20%,而以臺灣的大學生來說,報酬率(rate of return)有12%,所謂人力資本的重要從數據中可見一斑,而這打破了邊際報酬遞減(diminishing marginal return)的原則,出現新經濟成長理論的學說。

 

 

摘要:

 

二十一世紀的知識人(Knowledge Worker)有四個特質:科技能、人文心、中華情、世界觀。所謂科技能就是有邏輯思考(logical thinking)的能力,追尋正義公平及以人為本就是保有人文心,這是培養自身能力的兩個面向;下面的是視野的面向,中華情是對中華文化的認同,從瞭解自己生長的土地到擁有世界觀的視野。

 

《經濟學的新世界》提到在1990年代出現了「新」經濟,除了傳統生產函數中包含的資本、土地、技術、勞動之外,更加入關鍵的變因知識。

 

Production Function= f(capital, land, technology, labor, KNOWLEDGE)

 

 

「新」經濟有六項特徵:

 

以知識為中心:在資訊爆炸的社會裡,我們所遇到的危機是錯把資訊當知識而成為了資訊的奴隸;從資訊、到知識、再到智慧,這三個等級中,智慧是我們用經驗累積的知識,也是學與思反覆思辯的成果,那如何能使自己更有智慧呢?以大學生而言,應該把百分之八十的時間用來追求知識,剩下的百分之二十參加課外活動與人互動。資訊或許會因為社會資源的不平等而有差距,然而知識無法傳遞,就算父母是知識份子,但是仍只有自己累積一途,這就是知識的公平性。十六世紀的培根曾用一句話說明:「Knowledge is power.」在新經濟的時代更是如此,而非Power is knowledge官大學問大。

 

 

全球化的來臨。

 

 

自我準備:培養閱讀習慣、增加第二外語能力(尤其是英文)、世界觀的視野

 

 

要在開放的社會找到自己的優勢。

 

 

終生學習:在教育經濟學的研究發現,受教育的年限(number of years educating)是影響收入(real life income)的重要關鍵因素,所以培養閱讀及學習的習慣是非常重要的。

 

身為知識工作者,應該要「在專業裡內行,在專業之外不外行」。

 

 

我們應該做到『加減乘除』

 

大量吸收對的知識

 

減少對時間的浪費,減少自己的馬虎與懶散

 

人脈加乘,人與人之間的連結要建立並擴散發揮乘數效果

 

樂於分享,把自己的經驗或知識分享給別人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utepretty 的頭像
    cutepretty

    Mini me, big WORLD

    cutepret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